王洪瑞代表:打造“縣城印象”街道 助力美麗河北建設

新華網石家莊1月11日電(魏會博)河北縣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但“千城一面”的問題也愈發凸顯。兩會期間,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大學黨委書記王洪瑞在接受本網專訪時建議,各縣應傳承文化之韻、深挖生態之美、塑造產業之特,打造“縣城印象”街道,助力美麗河北建設。

近年來,河北大學為河北省33個貧困縣的500多個貧困村繪制了5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墻,成為當地的文化名片和景觀大道。2015年,河北大 學的專家教授帶領青年志愿者在張家口暖泉古鎮進行了歷史文化挖掘專項實踐,為當地的發展提供建議。在這些實踐調研中,王洪瑞發現,河北省一些縣城存在特色不明顯、文化建設程度偏低等問題。對此,他經過深入研究后提出,可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縣域特色、提升文化內涵的原則,打造特色文化一條街,既可以破解 “千城一面”的困局,又能提升各縣及河北的整體形象。
今年的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加快縣城建設擴容提質,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鎮,“按照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的要求, 建設富有河北特色的美麗鄉村。”王洪瑞說,他的“縣城印象”街道思路與此不謀而合,“縣城印象”街道建設正是以生態文明為目標,突出環境保護與城市生態建 設的結合,提高園林綠化和城市公共藝術的設計質量,打造兼顧功能提升與人文特色的生態文化生活空間。
“河北很多縣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文化正是城市的靈魂。”王洪瑞認為,在規劃“縣城印象”街道時首先要把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呈現出來。 王洪瑞說,以易縣為例,荊軻塔、易水硯、擺字龍燈等為世人所熟知。該縣的“縣城印象”街道中,“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荊軻塑像可以放在最醒 目的位置,老子道德經幢的仿制品擺放在街道兩側,元代著名詩人趙孟頫使用易水硯揮灑筆墨的場景再現出來,街燈設計融入擺字龍燈元素,“最終打造出文化景觀 一條街,展現易縣深厚古韻。”
王洪瑞說,在“縣城印象”街道的規劃中,生態之美也是重要的一環,比如淶水縣,其最知名的旅游景區當屬野三坡,因而“縣城印象”街道要著重展示 野三坡的旖旎自然風光。“可以將野三坡的七個景區以微縮景觀的形式分單元在街道兩旁展示,再配合古老的傳說,在這里,人們對淶水世外桃源般的風光就有最直觀的印象。”王洪瑞描繪出淶水“縣城印象”街道的美景。
“縣城印象”街道和縣域特色產業同樣可以完美結合起來,在提升產業形象同時,還能推動經濟發展。王洪瑞說,比如曲陽的石雕產業、安國的中藥產業、高陽的毛巾產業等,在這方面都大有可為。
在“縣城印象”街道的具體規劃中,王洪瑞建議,要組織相關專家制定方案,文化創意、設計單位和高校參與創意設計,為“縣城印象”街道的發展注入活力。他同時建議,借機完善街區、園林、城鄉規劃的設計方案,最終打造出充滿創意的宜居新縣城。